扫一扫,添加我们
微信号:w6570561
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5:36 人气:0 来源:舒泽钢业
近期,泰国对中国镀锌板启动新一轮反规避调查,从最初的反倾销到如今的“反规避”,泰国正通过政策手段层层加码,旨在封堵中国产品以技术改性或转口等方式规避关税的行为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对泰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,也折射出全球钢铁贸易格局中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。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市场数据,系统分析中国镀锌板产业在泰国反倾销体系下面临的核心挑战,并探讨可行的应对策略。
一、泰国反倾销与反规避调查:历史沿革与最新动态
泰国对中国镀锌板的贸易限制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历了一个从“反倾销”到“反规避”的渐进式加压过程。
1.1 历史沿革与时间线
2020年2月:泰国启动首次反倾销调查,指控中国热镀锌冷轧板卷存在倾销行为。
2020年8月:作出初裁,决定征收35.67%的临时反倾销税。
2021年6月:因全球疫情及钢铁贸易形势变化,取消临时反倾销措施并退还保证金。
2021年9月:作出肯定性终裁,决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基于CIF价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,税率区间为0%-37.54%。
2025年10月27日: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发布公告,应国内企业申请,对原产于中国的热镀锌冷轧板卷发起反规避调查,审查是否存在通过添加铝镁合金等方式规避现行反倾销税的行为。
1.2 2025年反规避调查核心要点
调查目标:审查中国企业是否通过轻微加工、改变规格或添加合金元素(如铝、镁)来规避已有的反倾销税。
涉案企业:明确列出天津轧一、霸州捷润、浙江华达、河北兆建等10家中国生产商及其关联企业。
涉案产品:热浸镀锌铝镁合金冷轧钢板卷,涉及HS编码超过30项,范围广泛。
程序要求:利害关系方须在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提交书面意见和证据材料。
二、中国对泰国镀锌板出口趋势分析
尽管面临贸易壁垒,中国对泰国的镀锌板出口仍保持一定规模。
2.1、出口规模:量额双增,"以价换量"明显
出口量阶梯式攀升: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对泰国的镀锌板出口总量约129.58万吨,2022年增长至约98.64万吨,2023年进一步攀升至约119.54万吨,2024年达124.07万吨,2025年1-9月累计97.11万吨,全年预计突破120万吨。中国已成泰国该产品重要进口来源国,其市场份额高位维持。

出口金额稳步增长:2021年12.32亿美元,2022年9.1亿美元,2023年9.11亿美元,2024年7.98亿美元,2025年1-9月达5.67亿美元,依赖低价竞争策略。反映出中国出口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,普遍采取低价竞争策略,部分企业甚至出现“买单出口”等非合规操作,进一步压低了整体出口均价。

2.2 市场特征:价格优势显著,高附加值需求疲软
泰国是中国镀锌板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,其进口结构呈现“量大、价低、品种集中”等特征。2025年1–9月,泰国自中国进口冷轧窄钢带总量达4,175.565吨,热轧窄钢带1,968.398吨,合计6,143.963吨,占泰国同期进口总量的85%以上。进口产品主要为SGCC牌号、厚度0.3–2.0mm、宽度800–1250mm、Z120镀层的无花镀锌板,符合泰国汽车、家电、建筑行业对低成本原材料的需求。
从价格接受度看,泰国进口商对价格高度敏感。根据泰国海关数据,2025年9月中国出口至泰国的冷轧窄钢带平均价格为1,227美元/吨,而同期自日本、韩国等地区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分别为1,650–1,800美元/吨、1,580–1,720美元/吨和1,520–1,680美元/吨,价格高出中国产品30%以上。这表明,中国产品凭借显著的价格优势,已全面替代日韩高端产品在泰国中低端市场的份额。
然而,泰国市场对“高附加值”镀锌板产品(如锌铝镁镀层、超薄规格、无铬钝化)进口需求增长缓慢。2025年9月,泰国自中国进口的锌铝镁镀层产品占比不足5%,且多为特定客户定制订单。这反映出泰国本土制造业仍处于成本驱动阶段,对产品性能提升的支付意愿有限。
综上所述,中国对泰国镀锌板出口价格在过去五年经历了从“量价齐升”到“量增价跌”的结构性转变。未来,价格走势将不再由成本或需求单一驱动,而由合规性、技术升级与产业政策共同决定。若企业不能实现从“价格竞争”向“价值竞争”的转型,中国镀锌产品在泰国市场的主导地位或将面临根本性挑战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,通过技术升级、合规经营和市场多元化,才能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。